首頁 |
|
帕米爾高原上的生命接力賽
目前十九局國際公司在建的庫河東金礦項目,位于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以北約150公里的雅夫奇-塔格比-庫馬爾克山體區域,施工區域為海拔3500到4191.8米的高原,區內相對高差約1600米,地形切割較強,溝谷坡降大而急,自然山坡坡度陡,一般為35度到50度,局部為懸崖峭壁。
受高山地勢影響,進入十一月份,礦山上的天氣已經開始變得更加肆無忌憚地任性,瞬息萬變,晝夜溫差大,采礦區風力十足夜間最低溫度可達零下16攝氏度。在這個海拔4100米四季混搭的高原上,奮戰在一線的工人是最辛苦的,披星戴月的忙碌著,似乎要用自己的工作熱情抵擋嚴寒、融化積雪。
溫度高低不定,衣物增減無規律,氣壓也隨著溫度的高低變的忽低忽高。在高原工作,最擔驚受怕的就是大氣壓的不穩定,這也是造成高原反應頻率增加的最主要因素。由于我們項目所在的帕米爾高原幾乎沒有植被,相對于同等海拔的地區來說,空氣含氧量要少很多,因為缺氧而導致的高原并發癥也更多。十一月份還沒有過完,項目出現過高原病反應的員工就有23人,血壓最高的達到191,最低的63,心跳最高的達到121,最低的49,頭暈、惡心、腸胃不好等都是家常便飯。進入低溫的這一段時間里,由于我頻繁的去醫院接送病人,跟醫院的醫生關系也相處的很和諧。有一位內科醫生Kalaliste跟我開玩笑說,Mr Zhang,我給你提供一張床,以后你可以免費住我們醫院里。
記得兩個月前,一個終身難忘的夜晚。晚上下班吃完飯,我正在房間里整理當天的爆破資料,一位塔國工人匆匆地打開我的房門大喊著,Mr Zhang,快快快,一個司機有病了(塔語)。我就趕緊隨著他跑了過去,看到病人的一瞬間我愣住了腦子一片空白。阿必布洛(一位塔籍工人)半躺在床上,頭上臉上全是汗,大口大口的喘氣,另外一人從后邊抱著他?;剡^神來,當時腦子里第一個念頭就是呼吸困難,缺氧需要趕緊供氧。我就火速的跑到項目的休整室把制氧機提了過去,迅速給他戴好氧氣罩,與此同時安排一輛皮卡車司機做準備,馬上送往山下醫院搶救。
項目營區到山下聯絡橋頭的23公里盤山路有25道彎,平時下山大概需要45分鐘左右的時間,人命關天的時刻,車速也隨著焦躁的心情快了起來。我坐在后排座上,拿著氧氣袋讓阿必布洛吸著氧,一遍一遍地喊著他的名字。心里只想著救他,救他,救他?;艁y之中就一直催著司機開快點開快點,生怕把時間耽誤在路上。45分鐘的路程我們僅僅用了19分鐘,快到山下聯絡橋頭時司機打開雙閃燈向保安大喊著,快開門、快開門、救人、救人。
救命的路上搶的是時間,拼的是速度。離醫院大概還有五公里的時候,阿必布洛突然沒有了呼吸,我摸了一下脈搏也不跳動了,而且眼睛死死的盯著車頂棚看,也不眨眼睛。腦子里突然聯想到電視劇人死了的情形,跟他現在的狀態一樣,我害怕了。瞬間大喊了起來,阿必布洛、阿必布洛你快醒醒。司機被我突然大喊嚇了一跳,翻譯也趕緊喊他的名字。我發瘋似的對司機說,比斯特、比斯特、比斯特(快、快、快)。
終于到了醫院,當看到阿必布洛睜著眼睛被醫生抬上擔架的一剎那,我永遠也忘不了他那雙沒有閉上的眼睛。由于緊張過度再加上山路車速過快,我突然嘔吐不止,感覺快要把肺吐出來一樣,吐完后沒來得及漱口就趕緊跑到急救室的門口。我感覺自己的心像快要跳出來一樣,徘徊卻找不到出口,只知道自己將面臨一項艱巨卻又不得不為的重任,心里很煎熬……真希望心里能痛痛快快地下一場雨,沖掉我怦怦心跳的恐懼和不安。
時間似乎故意和我作對,走得極慢,煩躁、焦急一起涌上心來,我不停的看表,盯著那慢慢移動的秒針,心里默默的為他祈禱著。翻譯和司機也是顯得格外的焦躁,雖然我們來自不同的國度,雖然我們語言不相同,但是救人心切和焦急等待的心情卻是一樣的。阿必布洛推進去不到三分鐘,突然急救室的門打開了,一個穿著白大褂戴著口罩的醫生出來了。難道要出現電視里那種醫生出了搶救室對家屬搖搖頭嘆氣的鏡頭嗎?我不敢想,也不想去想。醫生告知翻譯說,病人已經死亡,他們正在搶救,需要簽署一份搶救同意書。我心里頓時仿佛被無形的大石壓住,嘴巴不停的顫抖。我迫不及待的告訴醫生現在人命關天,我就是他的家人,這個同意書我來簽。
我時不時地裹緊外套,腳下不停地挪換著腳步,心急如焚像熱鍋上的螞蟻。心里一直在胡思亂想,人生一世,草木一秋,對于阿必布洛來說卻變成了虛無。他還這么年輕,如果搶救不過來我怎么跟他的家人交代。項目經理程紹山一遍一遍地打電話詢問病人情況,這讓我的心里更為忐忑和不安。十五分鐘的搶救結束了,醫生面帶著笑容告訴翻譯說,如果你們在路上哪怕耽誤五分鐘,我們也無能為力,現在病人還沒有蘇醒,生命體征已經恢復正常,你們戰勝了自己戰勝了時間,同時也感謝你們中國人救了我們塔吉克斯坦人。也不知道是因為感動還是激動,發自內心的眼淚奪眶而出,我一把抱住了醫生,嘴里一直說著撕吧席巴、撕吧席巴(謝謝)。
圖為病人搶救成功后項目管理人員與醫生握手表示感謝(趙力全 攝)
但愿這個世界是一個回春的世界、光明的世界,讓我們在等候中向悲哀告別、向新生憧憬、向健康祝福、向文明希望……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參與搶救一個沒有心跳沒有呼吸的人,其實心里更多的欣慰。如果自己決斷錯誤、如果路上時間延誤、如果……后果真的不堪設想,或許留給我的是一輩子的遺憾和自責。
出院后的阿必布洛帶著家人,拿著鮮花和馕餅(塔國人最高禮節),來到我們項目部說:“我在瓦亞鐵路的時候就已經入職為一名裝載機司機,今年是在中鐵十九局工作第五年了,項目的領導對我一直都很照顧,2016年我孩子得了重病住院,項目部還給我捐了6000多索莫尼,幫助我家度過難關,這次又救了我一次,我特意帶著我的家人來感謝你們,很遺憾的是因為我身體原因,以后不能跟著你們工作了,但是我會祝福你們的,愿真主阿拉保佑你們身體健康”。最后還用中文說了一句:謝謝你們CRCC。
經過這一次刻骨銘心的搶救經歷,我突然對人生有了很大的感悟。今生,無論貴賤貧富,無論在單位職位高低,請珍惜身邊的人,互相理解才是真正的相處,感情不受國度和語言的障礙,愿高原上所有的家人們都能有一個健康的體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