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|
|
我們施工隊里有位“金牌大廚”
“煙熏火烤刺鼻煙,汗流浹背烹調忙。手持鏟勺空中舞,色香味全誘人饞”。今天要講述的這位,想必大家都以為他的崗位是廚師,但大家只猜中了一半。
曹慶洋,這位平日不多言辭的1988年的小伙子,現任秘魯公路項目的施工隊長。他的崗位工作是負責組織現場人員、物資、設備有序施工,對現場進行監督指導,確保各項施工質量、工藝切實可行。但在這特殊的時期,他又主動“兼職”擔起了項目廚師這一崗位,如今項目“金牌大廚”的稱號,對他來說可謂是實至名歸了,平日里大家也會有趣地與他調侃:“不想當廚師的技術員,不是好的施工隊長”。每當聽到這句話時,他總是低著頭沖大伙兒憨憨地一笑。
公司秘魯公路改造維護服務項目,地處于平均海拔為3410米的安第斯山高原盆地上,項目剛剛組建不久,人員與配套設施還不是很完善。由于新冠疫情的暴發,秘魯政府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,封閉了該國邊境,項目廚師和其他項目人員不得不按照所在國政策要求禁止入境。在這個特殊的節點,廚師暫時無法到崗給項目后勤保障增加了難度,就在一籌莫展之時,曹慶洋操起大勺,點燃氣灶,與炊具共舞,主動挑起了這個擔子。
由于地處高原,受疫情影響生活物資更顯捉襟見肘,不是經常性的能買到魚和肉,今年元宵節為了給大家在海外過節時能夠吃上豐盛的“大餐”,擅長烹飪的他,將自己從家中帶來的一些食物進行了精心巧妙地加工,親手給大伙燒制了幾道他的拿手好菜。節日當天,看著大家吃著可口的美食,他舒心地笑了。后來說起這件事,他樸實地講到:“吃飽飯,大家可以不想家”。因為他知道,在這疫情期間的節日里,每一位仍默默無聞、無私奉獻的堅守在海外項目上的國際公司員工,都充滿著濃濃的思鄉之情和對祖國的無限牽掛。
節日里豐盛的大餐結束了,但疫情卻并未停止蔓延,滯留在國內的人員仍無法到崗,他二話不說,繼續擼起袖子當起項目的“臨時廚師”?!按蠹以凇摺€沖鋒陷陣,挺辛苦的,我得為大伙做點啥!”曹慶洋說。為了降低項目的管理費成本,也為了減少項目人員感染的風險和身體健康。他毅然地犧牲了自己平日里學習與休息的時間,去承受廚房中油煙的熏陶和洗禮。從疫情爆發至今,他不斷摸索,利用最簡單、單調的菜品,每日三餐,變著花樣,按時為大家精心準備可口飯菜,收獲了大家的一致贊揚,被大家親昵地稱為“曹大廚”。
“慶洋一日三餐都提前一個多小時到達廚房,按照食堂區域疫情防控期間工作指導手冊進行操作,就為讓同事們吃上放心菜、熱乎飯!”項目其他同事動情地說。
除了食堂后勤要保障,項目部的防疫工作也尤為重要。每天早上,他除了要為項目辦公生活區及公共區域進行消毒滅菌外,還要對項目每一臺車輛、設備進行例行檢查。忙完就一頭扎進廚房,為大家精心準備營養可口、健康美味的工作餐。在其他時間里,還得保證不耽誤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,很多時候夜晚加班,辦公室里最后一個離開,把門鎖好的人也都是他。
“我堅信,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,疫情總會過去,在項目廚師到崗前,我要繼續當好大廚,保證大家每天吃好喝好,更好地投入到戰‘疫’里?!辈軕c洋說。簡單的事情重復做,重復的事情堅持做,正因為這些平凡崗位上的堅守與奉獻,才給身在海外項目經歷著嚴酷疫情的大伙兒帶來一絲溫暖和信心。
圖為“金牌大廚”(郜曉冬 攝)